学林随笔|不要忘了城市地下也有一片广阔的“星辰大海”

来源:bob全站app应用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06 06:06:24 1

  前些年,一位外地网友来上海开会,从火车站到地铁“一路畅通”。他颇有感慨地在网上发帖:“上海地铁已经不安检了吗?”热心网友回答:“你说的是虹桥站吧?从2019年11月起,虹桥就实施一体化安检了。”

  虹桥枢纽的一体化安检,快速缩短了高峰期排队的时间。这项便民措施,一方面离不开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贯彻落实,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地下步行网络的贯通发达。

  由于毗邻机场,虹桥地区的限高管控严格。早在规划初期,虹桥枢纽及虹桥商务区就注重通过向地下借空间的方式,逐步构建起一个封闭、紧凑、高效的地下步行网络。

  新形势下,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,节约集约利用土地,走内涵式发展道路,中心城区在向高空生长的同时,也需要更加重视向地下借空间、借资源。

  通过交通设施地下化,缓解地面交通拥堵,改善城市慢行系统,提供更多公共空间——

  地铁作为有效缓解城市地表交通拥堵的重要举措,是全球各大城市向地下索要空间的必然选择。近年来,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迅猛。2021年世界城市地铁运营里程排名榜显示,我国包揽前四,总数遥遥领先,上海更是荣登榜首。目前,上海实现了浦西内环以内大部分片区地铁出站后15分钟内步行到达,降低了市民出行成本,提升了生活便捷性和城区可达性。

  城市地下快速路和隧道的建设,同样能缓解地面交通压力,并且在国内外特大城市的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。美国波士顿的“大开挖”(Big Dig)工程,用一条8至10车道地下快速路代替6车道高架公路,大幅改善了交通状况。高架公路拆除后,改造为绿地和开敞空间,进一步利用了城市紧缺资源。

  上海利用类似思路,将外滩地面车道从11至12条压缩至4条,70%的车流量从地面转到地下,释放了地面近2公顷的土地资源,以用于自然景观、城市活动、配套服务等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建设,一举改变了滨水空间与腹地的割裂,可以说重塑与提升城市风景线,促成了重要历史地标的保护与更新。

  上海市中心城区北部东西向连续流交通主干道——北横通道,沿线穿越近百幢房屋、近十处地铁以及桥梁、苏州河防汛墙等,是全国首条在复杂环境下横穿市中心的超大直径城市快速道路。它的建成,将有力改善中心城区骨干路网服务水平。

  推动以轨道交通枢纽为节点的地下空间一体化发展,形成多功能复合的公共活动中心,增强城市活力——

  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,其沿线及周边成为推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重要区域。尤其是在重要的地铁站点、换乘枢纽、城市中心地区和重点功能区,依靠大规模整体开发的优势、条件和动力,地下空间通过互连互通系统将地下交通、地下商业商务,地下文体科教、地下停车、地下广场等多个功能高效整合,构成开放共享、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立体城市空间,助力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,牵引提升城市活力和竞争力。

  从20世纪的城市综合体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开始,世界各地出现了大量涵盖交通、商业、文娱、体育的多功能地下综合体。较为典型的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,它通过30公里的地下步行街将80%商住楼和35%商铺连接起来,内含商铺、地铁站、酒店、停车场、图书馆、大学、 娱乐场、博物馆等多种业态,地下网络日流量达50万人。地下城和地下走廊改善了交通和环境,节省了用地,保证了冬季高寒漫长、出行困难等恶劣气候下的城市有序运行与繁荣。

  近年来,上海地下空间开发总体规模和发展速度领先于世界同类城市,正进入综合功能导向型的开发模式。依托发达的地下轨道交通网络,上海在城市整体转型更新地区、城市副中心、城市重点功能区、新城等地区推进地下空间整体规划建设,形成了以陆家嘴、北外滩、人民广场、徐家汇、五角场等为代表的公共活动中心。

  “江湾—五角场”地区作为上海城市副中心之一,地面很有复杂的车行交通网和诸多商业设施。通过对地下空间10余年的规划建设和更新改造,构建起四通八达的立体慢行系统,形成联系1条地下街、2个地铁车站、5个商场和办公区域的地下空间网络,“不出地面即可逛遍五角场”,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城。

  与外滩、陆家嘴共同构筑上海中心城区“黄金三角”的北外滩地区,正在全面推动近90万平方米一体化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。这一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地下工程包括休闲商业中心、体育中心、展览中心,以及地下车行路网、智能停车场、能源中心等多种空间类型,将有力支撑北外滩地区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。

  2020年12月,淞沪路—三门路下立交工程矩形顶管工程东西线全线贯通。张海峰摄

  采取地下空间小规模、渐进式建设方式实现对保留更新地区的功能织补,保护历史建筑和传统城市风貌——

  对于城市历史风貌区、老旧居住小区等以“留”为主的存量地区,谨小慎微的渐进式有机更新是主导发展模式。

  外滩和衡复等区域的老旧居住小区缺少地下空间开发,但停车或空间扩容的需求又较强。在保护既有建筑的前提下,可利用暗挖新技术或结合建筑更新改造,增建地下停车库、地下连通道及其他地下功能空间。

  同时,可选择离保护建筑有一定距离的绿地、广场、城市道路等公共用地,积极探索多元复合利用方式,实现对城市旧区功能的“织补”,做到小切口、小规模、低影响。

  充分挖潜既有存量地下空间进行更新再利用,也是弥补公共服务、基础设施空间不足的重要方法。比如,利用小区闲置地下室改造成社区便民服务设施、文体设施等,利用废弃战备防空洞改造成综合管廊等。

  不断完善与更新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,增强城市承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,提高城市安全韧性——

  当前,如何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已成为全民关注的重要议题。地下空间由于密闭性好、环境稳定性强等特点,是城市防灾韧性的前沿阵地。

  近年来,上海积极地推进变电站、污水处理厂、垃圾转运站等市政场站设施的地下化,建设成果包括2座500kV地下变电站、40多座110/220kV地下变电站以及3座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等。国内外实践表明,将部分重要的市政管线和大型市政场站(城市污水处理厂、垃圾收集压缩站、燃气储配站、变电站等)设施置入地下,不仅优化了城市地面环境质量,还能利用地下空间受气候环境和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小的特点,大幅度提升相关设施运行的安全性、稳定性,进而有力提升城市韧性,保证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持续稳定水平。

  展望未来,地下市政设施的综合化和集成化是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趋势。比较先进的手段包括采用综合管廊(共同沟)形式建设,统筹安排市政公用管线在综合管廊内的敷设,使城市道路地下空间得以综合利用与资源共享。

  在上海西岸传媒港的建设项目中,由于市政管线敷设面临覆土小、空间局促、管线交叉矛盾等问题,就选择与三层地下空间结合建设综合管廊,市政管线全部入廊。

  目前,上海结合“水弹性城市”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了综合管廊的系统建设,大多分布在在临港地区、松江南部大型居住社区和普陀桃浦、真如地区。

  在雨洪管理方面,还可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。日本是亚洲最容易受到台风影响的国家。为防止暴雨季节的城市内涝问题,日本利用深层地下空间超前设计和建设了全球顶级地下排水系统。该系统的主体包括总长6.3公里、内径10米的地下管道,5处直径30米、深60米的立坑和1处巨型地下水库用于储水。同时,配备4台超大功率的抽水泵,能够将暴雨时期水库储蓄的水迅速排入河流。

  20世纪70年代,荷兰建筑师莱姆·库哈斯在《疯狂的纽约》一书中,用“拥挤文化”来形容都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文化问题。在他看来,“拥挤”不仅指涉高密度的物质空间,还是现代人独特的城市体验与空间认知。科技的进步,让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更多样、更有效、更集约,以至于人们不应该再用单一的功能来认知和定义单一的地块了。向地下借空间、借资源,能够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。

  未来,随着立体城市运营管理系统的数字化转型、智慧化革新以及绿色低碳理念和技术的全方位融入,一度隐蔽神秘的地下城终将蜕变为“智慧立体城”和“绿色地下宫”。那时,人们将会感叹:原来,在我们的脚下也有一片广阔的星辰大海!

  (作者: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 周鸣浩 侯嘉慧)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